——2025年4月7日-4月12日股市财经动态解析
一、全球市场:关税战升级引发“过山车”行情
美股“政策市”特征强化
暴涨暴跌轮动:4月10日,特朗普政府宣布暂缓对华加征关税,美股三大股指单日暴涨(纳指涨7.3%,标普500涨5.7%),创2023年11月以来最大涨幅;但4月11日中方反制(对美加征关税至125%)、稀土管制升级后,市场避险情绪升温,美股回吐部分涨幅,纳指周涨幅收窄至3.2%。
科技股“冰火两重天”:英伟达因美国出口管制触发55亿美元资产减值,股价重挫6.87%;而内需驱动的AI算力、农业板块(如北大荒涨停)逆势走强。
新兴市场承压
恒生指数单周跌3.9%:受中概股审计风险、美元指数反弹(周涨3.04%)双重挤压,港股科技股领跌,腾讯控股、美团周跌幅均超5%。
日经225指数暴跌8.16%:日元汇率贬值至158.35(创1990年泡沫破裂以来新低),叠加日本央行缩表预期,外资加速撤离。
大宗商品异动
黄金“抗通胀”逻辑强化:国际金价突破3250美元/盎司,周涨7.23%,创历史新高;
原油供需博弈加剧:OPEC+延长减产协议与美国原油库存增加(周增1200万桶)形成对冲,美油主力合约周跌0.82%。
二、国内市场:政策托底与资金流入共振,结构性行情凸显
政策组合拳密集落地
“国九条2.0”升级:证监会发布《推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》,明确“市值管理纳入央企考核”,中字头央企(中国石油、中国石化)周涨幅均超4%;
科技金融“靶向支持”:金融监管总局印发《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》,要求“提高中长期负债资金占比”,支持半导体设备(北方华创)、AI算力(寒武纪)等领域并购重组。
资金流向“高切低”
北向资金回流:4月11日单日净流入超200亿元,重点加仓消费电子(立讯精密)、白酒(贵州茅台)等内需驱动板块;
ETF规模扩张:科创50ETF(588000)份额突破1200亿份,半导体ETF(512480)获资金连续三周净流入。
行业亮点频现
汽车“以旧换新”超预期:一季度新能源车销量307.5万辆,同比增47.1%,比亚迪、赛力斯等车企周涨幅均超10%;
商业航天“政策风口”:四川省发布《商业航天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》,支持民营资本参与整星整箭研发,航天电子、中国卫星周涨幅超15%。
三、关键数据与事件
经济数据“强现实”
一季度GDP增5.4%:超市场预期(彭博一致预期5.2%),制造业PMI连续两月扩张(50.5%),房地产市场“止跌回稳”信号明确;
CPI与PPI剪刀差收窄:3月CPI同比涨0.1%,PPI同比降2.7%,企业盈利修复预期升温。
政策信号“稳预期”
央行逆回购“精准滴灌”:4月11日开展285亿元7天期逆回购,操作利率1.50%,下周公开市场将有4742亿元逆回购和1000亿元MLF到期,流动性边际收紧预期缓解;
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“反制升级”:对美进口商品加征关税至125%,并明确“若美方继续加征,中方将不予理会”,彰显底线思维。
四、风险与机遇
短期风险
地缘政治“黑天鹅”:美军MQ-9无人机被胡塞武装击落,地缘风险溢价推高油价(布油周涨1.99%);
一季报“业绩雷”:至纯科技下修2024年净利润预期至2000万-3000万元,同比减少92.05%-94.70%,半导体设备板块估值承压。
中长期机遇
黄金“资产荒”逻辑:全球货币体系重构与通胀预期下,黄金ETF规模年内涨幅超30%;
商业航天“万亿赛道”:政策催化下,商业航天产业链(卫星制造、火箭发射、地面设备)有望复制2019年新能源车行情。
五、未来展望
短期策略
“政策博弈”主线:关注大基金三期签约、科创板并购重组进展,半导体设备(中微公司)、AI算力(海光信息)或迎脉冲行情;
“避险对冲”工具:买入黄金ETF(518880)或认沽期权(如510050沽4月3.0),对冲系统性风险。
中长期配置
科技自主可控:聚焦二维半导体(复旦微电)、光刻胶(南大光电)等国产替代高弹性领域;
防御板块:电力(长江电力)、煤炭(中国神华)等高股息资产,股息率超5%,对冲市场波动;
券商转型:关注中金公司(跨境并购能力)、华泰证券(数字化投入领先)等头部机构的科技投行布局。
结语:2025年4月第二周,全球股市在“关税风暴”与“政策博弈”中剧烈震荡,而A股凭借政策托底与资金流入展现韧性。未来需关注政策催化与基本面验证的匹配度,平衡风险与收益,聚焦“科技自主可控”与“内需驱动”双主线。